mk体育
主办:中共江门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江门市广播电视台
2025年5月2日 乡村CEO余进东:以新媒体开拓乡村振兴新路径

点击播放:以新媒体开拓乡村振兴新路径


  乡村CEO余进东:以新媒体开拓乡村振兴新路径

  直播时间:2025年5月2日11:00-12:00

  播出频率:江门电台FM100.2综合广播频率

  采访嘉宾:新会区崖门镇乡村CEO余进东等

  节目主持:邝杰岚

  ※※※※※※※※※※※※※※※※※※※※※※※※※※※※※※※※※※※※※※

  【出录音】

  农户潘大姐:这么漂亮的果实是我们郁南鸡心黄皮品种,大家不仅可以来这里采摘、购买黄皮,我还要告诉大家,我们还有黄皮品种的树苗出售。大家可以把树苗买回家,我们会帮忙挖好,方便您带回家种植,把我们优质的郁南鸡心黄皮种在自家!

  【录音完】

  主持:欢迎大家收听本期《一周亮点》,我是岚岚。刚刚我们听到的,是新会区崖门镇京梅村的农户潘大姐正通过短视频向大家推广黄皮果的声音。在这个名为“东哥乡遇”的视频号上,除了有农户推介农特产,还有着各式各样的崖门农文旅资源的分享和推广,而这些充满着乡土风情的视频,都出自崖门镇乡村CEO余进东和他的团队之手。

  2023年10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起“广东千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计划”,计划三年内培养超过千名乡村CEO,通过他们对接城市资源,实现富民兴村。有近十年企业及品牌管理经验的余进东,在这年从广州来到崖门,从此开始了他的乡村CEO之路。从广佛南下来到新会崖门,余进东要面对的不仅是陌生的风土人情,地域的不同,也为农特产等资源的推广带来的新的挑战。不过在余进东看来,成为乡村CEO,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赋予了他主动探索乡村发展的新动力:

  【出录音】

  余进东:原本自己去做的时候,在广佛地区,会发现很多产品我们接触不到最前端,也就是说我们接触到的可能已经是二手商家、三手商家甚至四手商家了。但是来到这里,崖门这边,第一,崖门周围有很多非常好的农特产品。首先它有7.5万亩的富硒土地;第二,崖门在各个方面、各个品类都有非常丰富的农特产资源。这样一来,原本我们可能只面对一些二手、三手、四手的商家,但是现在我们是直接面对农户,这一点给我的感觉非常不一样。原本如果你作为一个商家去采购农特产品,你在各方面对一个地方的影响会很小,对一种产品的影响力也会很小。但是现在作为乡村运营官或者乡村CEO这个岗位角色,其实第一年的时候,我自己的感受还很薄弱,可能只是做了一些推广工作。但是到了今年,就很明确了。因为第一年我们的甜水萝卜发现了一些问题,今年我们就去做了调整。第一年我来的时候已经过了水蟹节,今年我就提前去做了预热,去做内容宣传等等,它的反响会更大。

  包括像我们当时的黄皮果,以往每年其实它可能都会遇到销售阻碍,可能很多果子会烂在树上,或者变成落地果。但是今年我们就做了提前规划的工作,所以确实会有很大的不同,也就是身份角色不一样了,这也让我认识到作为一个乡村CEO或者一个乡村运营官,其实对一个地方或者对一些农户的影响是很大的。

  【录音完】

  主持:刚到乡村,余进东就感受到工作的难度之大。很多农户对乡村CEO这个新职业充满疑惑,甚至有人会问他:“拿着一台手机到处拍,能够为乡村带来哪些改变?”这不仅是农户的疑问,更是余进东作为乡村CEO时刻思考的问题。乡村CEO作为一个新兴岗位,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由于每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发展情况不同,更需要不断的摸索。余进东通过和农户和基层政府的密切沟通,努力挖掘乡村发展的潜力,寻找并打通制约乡村发展的堵点。经过反复探讨,他找到了三个关键发力点:

  【出录音】

  余进东:其实刚来到的时候,我也不太清楚该如何操作,但是经过和班子领导,包括和政府的同事,还有我们乡村运营的一些部门进行沟通,就明确了三个工作方向。因为作为乡村CEO,首先最重要的一点,第一个工作重点就是农特产品的品牌化和推广,这是其一;第二个是农文旅的结合,因为只有有人气,才有可能(做好发展)。所以我们第二个工作重点方向就是农文旅结合,通过文旅来吸引消费者、吸引游客、吸引人流,这样之后,才能对我们的农特产品的销售产生影响;第三个就是盘活本地资源,崖门其实拥有广阔的土地、农特产品,还有很多建筑,比如我们现在的这个陈皮馆,它原本是一个荒废的功夫牛餐厅,我们现在把它改造为广汉陈皮馆,同时这里也是我们崖门的新媒体电商基地。所以主要就是这三个工作,首先是农特产品(的品牌化与推广),接着是农文旅(结合),然后就是资源的盘活。

  【录音完】

  主持:其实在来到崖门之前,余进东就已经从事着与乡村振兴相关的品牌宣传和策划工作,在项目把控、营销推广、团队管理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来到乡村后,他坚持吃住在乡村,一年多过去,余进东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厚的感情,也真切体会到了乡村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独特魅力:

  【出录音】

  余进东:我刚来到的时候,会发现乡村和城市是不一样的。城市资源非常丰富,做什么事情都很方便,资源也很集中。但是在乡村,一切都很零散,不过这里的空间很开阔,是没有天花板(限制)的地方。然而,在这里做很多事情并不能把城市的模式一模一样地直接复制过来,很多事情都需要在这里去摸索。而且在这种乡土人情的社会里,会涉及很多人情世故、集体利益以及农户的一些认知等方面的问题,所以一开始工作的时候会发现沟通难度比较大。但是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我发现当大家接受了这个事物,接受了这个岗位,接纳了我这个人,也接受了一些新鲜事物的时候,这一切就开始慢慢地发生变化了。这就是我自己感受到的,从刚来的时候到现在,大家对乡村CEO这个岗位的理解和认知的变化,也是我自己感受上的变化。

  最开始来的时候我想做很多事情,但是这几年,其实资金一直都很紧张。一开始我也很受打击,但是在那个阶段,我自己的认知是:第一,我们没有大量的资金去做推广、做产品包装、做策划、做一些投放等,这些事情很难做到。我们只能从零开始,从零开始自己去了解这个产品,了解我们这些农特产品的背景,然后对外进行宣讲,认识它,接着去包装它,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件事情中来。所以,我当时认为新媒体会是一个很好的工具,那就从自己做起,通过手机短视频、视频号、抖音来开展这项工作。

  【录音完】

  主持: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乡村的发展同样需要好的经营和推广。就拿卖黄皮来说,在传统市场摆摊或者路边售卖,远远比不上通过短视频平台,让农户亲自向消费者展示黄皮的种植过程、生长环境,讲述背后的故事所带来的销售效果好。余进东和我们介绍说,在他运营的视频号“东哥乡遇”上,这支介绍农户黄皮的短视频率先爆火,并吸引了大批流量:

  【出录音】

  余进东:最早爆火的视频应该是我们崖门京梅黄皮果农户潘大姐的视频。当时大概三个晚上的时间,她那条视频的播放量就超过了20 万,然后大概七天左右就已经突破了40万的播放量。因为当时我提前帮她做了预热,告诉大家有这样一位农户,他们种的黄皮果树现在要成熟了,这个契机抓得很准,然后在采摘季的时候,她说往年在这个时候,这些果子大部分可能会烂在地上。但是去年这个时候,果子全部在树上就卖光了,就是那些旅行团、游客过来,果子在树上的时候就已经卖完了。所以,去年这条视频不仅播放量爆了,它还带动了我们很大的新媒体方面的信心,以及给农户带来了实质性的数据反馈。

  【录音完】

  主持:随着大桥经济的发展,崖门东联中山深圳、北融广佛、南通珠海的地理位置进一步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前来。余进东和我们说,现在在短视频平台上,他们推出的内容也多是针对这些群体,通过用粤语或崖西话的演绎,在农特产成熟季和大型活动举办前,提前做好预热推广。比如在4月开幕的崖门水蟹节,他们就通过短视频进行预热推广,自活动开始至今已带动水蟹销售超一千五百只。

  除了专注推广崖门的农文旅资源,余进东还巧妙结合本土非遗文化和新会陈皮产业,借助这些自带流量的特色名片,为乡村振兴吸引更多关注。谈及这些创意,他分享道:

  【出录音】

  余进东:崖门有很多好东西,但是想要让所有人都知晓每一样东西,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要找到我们的拳头产品,而我当时所了解到的崖门现在很出名的,一定是我们的国家级非遗蔡李佛拳了。国家级非遗蔡李佛拳,在全球有很多人对它已经有了一个基础的认知,所以我们当时第二条爆火的视频,播放量达到了一百多万,这条视频拍的就是我们京梅村的蔡李佛拳,单条视频的播放量突破了百万。它给我们的一种感受就是,非遗蔡李佛拳是自带流量的。只要我们坚定地去做与它相关的内容,就可以让它反哺到我们周边,普及更多与它相关的事物。

  包括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关于一种鱼的推广,其实这种鱼也是京梅村养殖的。我们当时给这种鱼改了个名字,叫做“吊水黄金功夫皖”,因为这种鱼是在京梅村养的,而京梅村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就是功夫。当然,这只是我们给它取的一个俗称,后续还会慢慢去完善它,比如考虑能不能注册、能不能做成商标之类的,这些都会逐步去推进。但至少现在大家已经有了比较深的认知了。

  我们会结合国家级非遗,包括我们本地的一些特色文化特质,就像我们现在正在推广的富硒这一特点。我们现在已经开始逐步进行检测了,比如我们最近收到的检测报告显示,崖门的农特产品是达到国家富硒标准的。比如我们桑果园的鸡蛋,国家的标准是每100毫克含硒量为20(单位),而我们现在的含硒量也是20(单位),也就是说达到了国家的富硒标准,所以这件事情是非常值得我们让更多人知道的。

  【录音完】

  主持: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之年。当前,江门深入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项改革省级试点,坚持把抓典型村培育建设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通过一年多的工作,余进东对“百千万工程”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出录音】

  余进东:通过这一年多的工作,我深刻地理解了“百千万工程”这个概念。它真的非常好,在各个方面都切实加快了乡村振兴的步伐,这是我最深切的体会。通过“百千万工程”,我感受到,无论是政府、下属单位,还是一些社会组织,大家都围绕着这项工作,加大了对乡村振兴的投入,以及在乡村振兴相关事务上的产出。所以,我觉得它对改善发展环境功不可没。而我自己能够参与其中,也感到非常荣幸。围绕“百千万工程”,让我们在整个乡村振兴进程中,有了更多的故事。

  【录音完】

  主持: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人关注到乡村振兴,不少高校团体也来到崖门开展调研活动。在城乡频繁的交流互动中,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镜头前,农户们自信地介绍着自家的黄皮和水蟹;镜头后,是余进东和团队对乡村发展的满腔热忱。一年多来,不仅身边的人对余进东从城市到乡村的选择多了理解,他还结识了许多怀揣梦想的本地青年,他们有的想返乡投身农业,有的想用新媒体展示家乡风采。余进东和我们说,希望将来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到乡村,扎根乡村:

  【出录音】

  余进东:最开始我来的时候,其实身边有很多人都不理解,觉得我都有两个学位了,为什么要到乡村去。其实我自己的感受是,城市有城市的优点,大城市虽然繁华,但也很密集;而乡村有着广阔的空间和土地,还有很多能立即给予我们反馈的、接地气的事物。所以一开始大家不理解,慢慢地,大家开始明白,原来我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包括我的家人、身边的朋友都有了这样的认知。

  后来,乡村创业阿斌加入,甜水荣哥的加入,许多志同道合的人纷纷加入,这让更多人意识到,原来乡村真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可以尝试。所以我的想法是,非常希望邀请更多的年轻人来参与乡村振兴,参与“百千万工程”。来到乡村,这里真的有广阔的空间,是一个没有发展上限的地方。只要你有想法,相信一定能在这里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录音完】

  主持:过去一年多的乡村CEO经历,让余进东对崖门的资源优势、产业潜力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展望未来,他计划进一步优化富民公司运营模式,推动更多农户深度参与公司经营,共享发展红利,助力崖门实现强村富民新突破:

  【出录音】

  余进东:接下来,我非常希望能将原本已经开展的基础工作再提升一个层次。举个例子,我们之前做了大量的推广工作,但这些推广只能辐射、影响到我们所接触的部分农户。现在,我们打算在线上进行推广,同时在线下通过我们的广汉陈皮馆开展线下体验活动,实现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模式。

  而且我们还开设了自己的视频号小店。过去,我们也参与过一些直播,但很多时候用的都是农户自己的账号,或者是一些民间机构的账号。我们更希望能够切实为崖门的新媒体电商打造专属的销售渠道,所以成立了自己的视频号小店,名字叫“乡遇崖门优选”,简称“乡遇优选”。目前这个小店已经在陆续上架商品了,后续会逐步把我们的各类农特产品,包括陈皮、大米、葛粉等,逐一上线到这个视频号小店。这样一来,大家就不只是看看推广内容,而是能实现“所见即所得”,既能看到我们的推广,也能直接购买到新会崖门的农特产品。

  通过线上推广,可以让更多游客了解新会崖门这个地方以及这里的优质产品,这样既能吸引大量流量,又能把我们的产品推广出去,实现有输入也有输出的良好局面。

  【录音完】

  主持:余进东用新媒体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架起城乡沟通桥梁。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越来越多年轻人被吸引投身乡村。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像他一样的乡村CEO,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mk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