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江门开平市创新“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把河长制工作与河湖?;ぜ觳旒喽?、生态损害公益诉讼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互衔接,构建责任明晰、监督严格、保障有力的河湖检察监管?;すぷ骰?,促进各级各部门依法全面履行职责,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有效破解一些长期困扰的生态治理难题,推动河湖面貌和水环境质量持续向上向好。
一、建立协作机制,“行政+司法”衔接
2020年10月30日,开平市检察院与开平市河长办共同签订《关于建立“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县、镇两级河长制工作部门与检察机关全面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督导、联动协作等工作机制。一是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绞屑觳煸汉褪泻映ぐ焱üㄆ谡倏嵋?,进行情况通报、问题研判、意见交换、对策共商,研究制定年度水环境公益司法?;すぷ髂勘?、方法和措施,对水域突发、重大、敏感的涉公益?;の侍饣蜃ㄏ罟ぷ魇孪罱型ū?、研判。二是坚持信息共享。由河长办和成员单位及时向市检察院提供涉河湖生态?;ち煊蛭シㄐ畔?、执法信息和监测数据;由市检察院及时向河长办和成员单位提供涉及河湖治理的案件信息,加强衔接协作、坚持依法行政。三是实现优势互补。市检察院在办理诉讼案件中,遇到涉及水资源?;?、河湖水域岸线管理?;さ茸ㄒ敌晕侍?由市河长办协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持;发现涉水行政履职问题的,及时向市河长办移送相关情况。发现违法情形严重、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案件,由市检察院参与指导案件调查取证,引导河长办及相关责任单位依法全面收集、固定和保全证据,确保案件依法正确处理。
二、集中开展行动,“河长+检察长”联动
为推动“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落地见效,开平市检察院与河长办定期组织联合行动。一是联合开展宣传。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时机,广泛开展河湖管护司法宣传、水行政法规宣传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支持、参与、落实河长制的各项工作,畅通群众反映水环境治理问题的渠道。二是联合发现线索??绞泻映ぐ焱ü粘Q膊?、河长巡河、第三方明暗等形式,发现涉河湖违法案件和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不作为等行为,及时向市检察院移交,推动司法介入??绞屑觳煸阂劳?2309检察服务中心、开平检察微信公众号“公益诉讼平台”等接受群众关于河湖违法违规问题的反映和举报,发现涉水行政履职问题的,及时向市河长办反馈,推动问题解决落实。三是联合组织督导。针对河湖管理?;すぷ髦械耐怀鑫侍饬峡沽?对黑臭水体整治、污水设施建设、水源地环境治理、排污口整治、污水偷排漏排等涉水重点工作联合开展现场督导,建立“共同督导、迅速交办、联合整改、共同验收”办案协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和困难,推动问题整改到位。建立“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以来,开平市河长办、检察院联合相关部门先后多次对河道漂浮物、河道采砂、污水管网建设等开展联合巡河督导,督促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同时,推动一批河湖治理“顽疾”的解决,去年11月,检察院对一起盗挖河砂的非法采矿案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追讨环境资源损失141258.8元。
三、加强跨界协调,“上游+下游”共治
河湖治理涉及上下游、左右岸,跨界协调共治一直是河湖管护难题。为加强区域协调共治,开平市检察院联合云浮市新兴县检察院签订了《关于开展大沙河水库饮用水水源地跨界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す嫠咚瞎ぷ鞯男骰啤?,共同?;ご笊澈铀庖盟踩?。同时,为?;そ攀心盖缀印督?,由开平市检察院牵头,联合沿线恩平、台山、新会四地检察机关签订了《关于开展潭江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す嫠咚瞎ぷ骺蚣苄椤?,协同推进潭江河湖?;び胫卫砉ぷ?。近年来,开平市检察院办理潭江流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0件,发出检察建议9件,其中针对排污口治理发出检察建议5件,针对河道清理发出检察建议4件。通过诉前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构筑潭江?;さ姆ㄖ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