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第163号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已经2015年3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8月1日起施行。
局 长
2015年4月9日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加强对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检验检测机构,是指依法成立,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利用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对产品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检验检测的专业技术组织。
本办法所称资质认定,是指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实施的评价许可。
资质认定包括检验检测机构计量认证。
第三条 检验检测机构从事下列活动,应当取得资质认定:
?。ㄒ唬┪痉ɑ刈鞒龅牟镁龀鼍呔哂兄っ髯饔玫氖?、结果的;
?。ǘ┪姓刈鞒龅男姓龆ǔ鼍呔哂兄っ髯饔玫氖?、结果的;
?。ㄈ┪俨没棺鞒龅闹俨镁龆ǔ鼍呔哂兄っ髯饔玫氖?、结果的;
?。ㄋ模┪缁峋?、公益活动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
?。ㄎ澹┢渌煞ü婀娑ㄓΦ比〉米手嗜隙ǖ?。
第四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检验检测活动以及对检验检测机构实施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全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负责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统一管理、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省级资质认定部门)负责所辖区域内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所辖区域内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国家认监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制定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基本规范、评审准则以及资质认定证书和标志的式样,并予以公布。
第七条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应当遵循统一规范、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公平公开的原则。
第二章 资质认定条件和程序
第八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依法成立的检验检测机构,其资质认定由国家认监委负责组织实施;其他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由其所在行政区域的省级资质认定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九条 申请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ㄒ唬┮婪ǔ闪⒉⒛芄怀械O嘤Ψ稍鹑蔚姆ㄈ嘶蛘咂渌橹?;
?。ǘ┚哂杏肫浯邮录煅榧觳饣疃嗍视Φ募煅榧觳饧际跞嗽焙凸芾砣嗽?;
?。ㄈ┚哂泄潭ǖ墓ぷ鞒∷?,工作环境满足检验检测要求;
?。ㄋ模┚弑复邮录煅榧觳饣疃匦璧募煅榧觳馍璞干枋?;
?。ㄎ澹┚哂胁⒂行г诵斜Vて浼煅榧觳饣疃懒?、公正、科学、诚信的管理体系;
?。┓嫌泄胤煞ü婊蛘弑曜?、技术规范规定的特殊要求。
第十条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程序:
?。ㄒ唬┥昵胱手嗜隙ǖ募煅榧觳饣梗ㄒ韵录虺粕昵肴耍?,应当向国家认监委或者省级资质认定部门(以下统称资质认定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和相关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ǘ┳手嗜隙ú棵庞Φ倍陨昵肴颂峤坏氖槊嫔昵牒拖喙夭牧辖谐跎?,自收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ㄈ┳手嗜隙ú棵庞Φ弊允芾砩昵胫掌?5个工作日内,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基本规范、评审准则的要求,完成对申请人的技术评审。技术评审包括书面审查和现场评审。技术评审时间不计算在资质认定期限内,资质认定部门应当将技术评审时间书面告知申请人。由于申请人整改或者其它自身原因导致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情况除外;
?。ㄋ模┳手嗜隙ú棵庞Φ弊允盏郊际跗郎蠼崧壑掌?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书面决定。准予许可的,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颁发资质认定证书。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 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为6年。
需要延续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的,应当在其有效期届满3个月前提出申请。
资质认定部门根据检验检测机构的申请事项、自我声明和分类监管情况,采取书面审查或者现场评审的方式,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向资质认定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ㄒ唬┗姑?、地址、法人性质发生变更的;
?。ǘ┓ǘù砣?、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检验检测报告授权签字人发生变更的;
?。ㄈ┳手嗜隙煅榧觳庀钅咳∠?;
?。ㄋ模┘煅榧觳獗曜蓟蛘呒煅榧觳夥椒ǚ⑸涓?;
?。ㄎ澹┮婪ㄐ枰炖肀涓钠渌孪?。
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增加资质认定检验检测项目或者发生变更的事项影响其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的,依照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程序实施。
第十三条 资质认定证书内容包括:发证机关、获证机构名称和地址、检验检测能力范围、有效期限、证书编号、资质认定标志。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标志,由China Inspection Body and Laboratory Mandatory Approval的英文缩写CMA形成的图案和资质认定证书编号组成。式样如下:
第十四条 外方投资者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检验检测机构,申请资质认定时,除应当符合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资质认定条件外,还应当符合我国外商投资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第十五条 检验检测机构依法设立的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的分支机构,应当符合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条件,取得资质认定后,方可从事相关检验检测活动。
资质认定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简化技术评审程序、缩短技术评审时间。
第三章 技术评审管理
第十六条 资质认定部门根据技术评审需要和专业要求,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技术评价机构组织实施技术评审。
资质认定部门或者其委托的专业技术评价机构组织现场技术评审时,应当指派两名以上与技术评审内容相适应的评审员组成评审组,并确定评审组组长。必要时,可以聘请相关技术专家参加技术评审。
第十七条 评审组应当严格按照资质认定基本规范、评审准则开展技术评审活动,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技术评审结论。
专业技术评价机构、评审组应当对其承担的技术评审活动和技术评审结论的真实性、符合性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评审组在技术评审中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限期整改,整改期限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逾期未完成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相应评审项目应当判定为不合格。
评审组在技术评审中发现申请人存在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向资质认定部门报告。
第十九条 资质认定部门应当建立并完善评审员专业技能培训、考核、使用和监督制度。
第二十条 资质认定部门应当对技术评审活动进行监督,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资质认定部门委托专业技术评价机构组织开展技术评审的,应当对专业技术评价机构及其组织的技术评审活动进行监督。
第二十一条 专业技术评价机构、评审员在评审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资质认定部门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作出告诫、暂?;蛘呷∠浯邮录际跗郎蠡疃拇恚?/p>
?。ㄒ唬┪窗凑兆手嗜隙ɑ竟娣?、评审准则规定的要求和时间实施技术评审的;
?。ǘ┒酝患煅榧觳饣辜却邮伦裳执邮录际跗郎蟮?;
?。ㄈ┯胨郎蟮募煅榧觳饣褂欣叵祷蛘咂淦郎罂赡芏怨圆跋?,未进行回避的;
?。ㄋ模┩嘎豆ぷ髦兴さ墓颐孛?、商业秘密或者技术秘密的;
?。ㄎ澹┫蛩郎蟮募煅榧觳饣鼓比〔徽崩娴?;
?。┏鼍咝榧倩蛘卟皇档募际跗郎蠼崧鄣?。
第四章 检验检测机构从业规范
第二十二条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从事检验检测活动,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第二十三条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当独立于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所涉及的利益相关各方,不受任何可能干扰其技术判断因素的影响,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客观、准确。
第二十四条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定期审查和完善管理体系,保证其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能够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并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第二十五条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在资质认定证书规定的检验检测能力范围内,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出具检验检测数据、结果。
检验检测机构出具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时,应当注明检验检测依据,并使用符合资质认定基本规范、评审准则规定的用语进行表述。
检验检测机构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的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从业。
检验检测机构授权签字人应当符合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规定的能力要求。非授权签字人不得签发检验检测报告。
第二十七条 检验检测机构不得转让、出租、出借资质认定证书和标志;不得伪造、变造、冒用、租借资质认定证书和标志;不得使用已失效、撤销、注销的资质认定证书和标志。
第二十八条 检验检测机构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应当在其检验检测报告上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并标注资质认定标志。
第二十九条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按照相关标准、技术规范以及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规定的要求,对其检验检测的样品进行管理。
检验检测机构接受委托送检的,其检验检测数据、结果仅证明样品所检验检测项目的符合性情况。
第三十条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归档留存,保证其具有可追溯性。
原始记录和报告的保存期限不少于6年。
第三十一条 检验检测机构需要分包检验检测项目时,应当按照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规定,分包给依法取得资质认定并有能力完成分包项目的检验检测机构,并在检验检测报告中标注分包情况。
具体分包的检验检测项目应当事先取得委托人书面同意。
第三十二条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当对其在检验检测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并制定实施相应的保密措施。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 国家认监委组织对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监督管理,对省级资质认定部门的资质认定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省级资质认定部门自行或者组织地(市)、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所辖区域内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定期向国家认监委报送年度资质认定工作情况、监督检查结果、统计数据等相关信息。
地(市)、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所辖区域内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并将查处结果上报省级资质认定部门。涉及国家认监委或者其他省级资质认定部门的,由其省级资质认定部门负责上报或者通报。
第三十四条 资质认定部门根据检验检测专业领域风险程度、检验检测机构自我声明、认可机构认可以及监督检查、举报投诉等情况,建立检验检测机构诚信档案,实施分类监管。
第三十五条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按照资质认定部门的要求,参加其组织开展的能力验证或者比对,以保证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
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参加有关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专业技术评价机构组织开展的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或者比对。
第三十六条 资质认定部门应当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取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信息,并注明资质认定证书状态。
国家认监委应当建立全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信息查询平台,以便社会查询和监督。
第三十七条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定期向资质认定部门上报包括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遵守从业规范、开展检验检测活动等内容的年度报告,以及统计数据等相关信息。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在其官方网站或者以其他公开方式,公布其遵守法律法规、独立公正从业、履行社会责任等情况的自我声明,并对声明的真实性负责。
第三十八条 资质认定部门可以根据监督管理需要,就有关事项询问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发现存在问题的,应当给予告诫。
第三十九条 检验检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资质认定部门应当依法办理注销手续:
?。ㄒ唬┳手嗜隙ㄖな橛行诮炻?,未申请延续或者依法不予延续批准的;
?。ǘ┘煅榧觳饣挂婪ㄖ罩沟?;
?。ㄈ┘煅榧觳饣股昵胱⑾手嗜隙ㄖな榈?;
?。ㄋ模┓煞ü婀娑ㄓΦ弊⑾钠渌樾?。
第四十条 对检验检测机构、专业技术评价机构或者资质认定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相关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及时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检验检测机构未依法取得资质认定,擅自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数据、结果的,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下???。
第四十二条 检验检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其1个月内改正;逾期未改正或者改正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处1万元以下??睿?/p>
?。ㄒ唬┪シ幢景旆ǖ诙逄?、第二十八条规定出具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
?。ǘ┪窗凑毡景旆ü娑ǘ约煅榧觳馊嗽笔凳┯行Ч芾?,影响检验检测独立、公正、诚信的;
?。ㄈ┪窗凑毡景旆ü娑ǘ栽技锹己捅ǜ娼泄芾?、保存的;
?。ㄋ模┪シ幢景旆ê推郎笞荚蚬娑ǚ职煅榧觳庀钅康?;
?。ㄎ澹┪窗凑毡景旆ü娑ò炖肀涓中?;
?。┪窗凑兆手嗜隙ú棵乓蟛渭幽芰ρ橹せ蛘弑榷缘?;
?。ㄆ撸┪窗凑毡景旆ü娑ㄉ媳甓缺ǜ?、统计数据等相关信息或者自我声明内容虚假的;
?。ò耍┪拚崩碛删懿唤邮?、不配合监督检查的。
第四十三条 检验检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整改,处3万元以下??睿?/p>
?。ㄒ唬┗咎跫图际跄芰Σ荒艹中献手嗜隙ㄌ跫鸵?,擅自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数据、结果的;
?。ǘ┏鲎手嗜隙ㄖな楣娑ǖ募煅榧觳饽芰Ψ段?,擅自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数据、结果的;
?。ㄈ┏鼍叩募煅榧觳馐?、结果失实的;
?。ㄋ模┙邮苡跋旒煅榧觳夤缘淖手蛘叽嬖谟跋旒煅榧觳夤孕形?;
?。ㄎ澹┓鞘谌ㄇ┳秩饲┓⒓煅榧觳獗ǜ娴?。
前款规定的整改期限不超过3个月。整改期间,检验检测机构不得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
第四十四条 检验检测机构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下???。
第四十五条 检验检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资质认定部门应当撤销其资质认定证书:
?。ㄒ唬┪淳煅榧觳饣蛘咭源鄹氖?、结果等方式,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
?。ǘ┪シ幢景旆ǖ谒氖豕娑?,整改期间擅自对外出具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或者逾期未改正、改正后仍不符合要求的;
?。ㄈ┮云燮?、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认定的;
?。ㄋ模┮婪ㄓΦ背废手嗜隙ㄖな榈钠渌樾?。
被撤销资质认定证书的检验检测机构,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
第四十六条 检验检测机构申请资质认定时提供虚假材料或者隐瞒有关情况的,资质认定部门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检验检测机构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
第四十七条 从事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的人员,在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资质认定收费,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2015年8月1日起施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6年2月21日发布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