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鹤山市以“靶向宣贯、服务先行、标杆引领、生态共建”为工作主线,系统推进城市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24年底,累计开展数字化转型主题活动15场,覆盖企业超450家,走访企业超100家次,城市试点项目申报数及评审通过数均居各县(市、区)首位。
一、靶向宣贯,激活转型意识
根据产业特征与企业痛点,制定精准宣讲策略。针对五金及不锈钢行业耗能高、效率低的突出问题,举办共和镇专场推进会,围绕“数字工厂设计”“5G+智能产线”等核心场景,组织技术专家、金融机构现场对接,提供“技术适配+金融支持”组合方案,推动10余家企业达成转型意向;针对印刷产业上下游协同难问题,联合华南理工大学举办“创新印刷·数智未来”专题活动,讲授供应链协同经验,分享转型成功案例,为企业优化生产、实现高效协同提供清晰指引。
二、服务先行,提升转型动能
做好“诊断—申报—改造—验收”全流程服务保障,组建由科工商务局、数字化牵引单位、运营商、服务商等构成的诊断团队,先后对创维科技、博盈特焊等链主企业开展“一企一策”专项诊断,梳理设备联网率低、数据孤岛等共性难题,创新推出“政策工具包”,整合试点补贴、技改奖补等多项扶持政策,协助企业对接优质服务资源,精准匹配奖补政策,提供改造全流程服务指导,增强企业转型动力。
三、标杆引领,扩大转型成效
实施“头雁培育”计划,打造“标杆工厂—示范场景—行业标准”推广链条。重点扶持永锢电子打造“5G+工业互联网”高柔性数字工厂,通过改造使日产能从1.5万件跃升至3万件。2025年3月在该企业举办“工业+DeepSeek”AI部署项目签约仪式,通过标杆企业经验分享、车间探访等环节,引导100余家行业企业“有样学样”。
四、生态共建,提供转型支撑
强化数字化人才培育,依托鹤山市“匠才计划”工程,鹤山职校与得润电子合作开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定向班,使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互相赋能,助力企业数字化人才培育。优化服务商生态体系,加强与数字化牵引单位对接,推动广东商基等服务机构驻点址山等工业重镇,实现五金卫浴行业“就近服务”。
通过系统化推进,鹤山市已形成政府精准引导、标杆示范带动、企业主动作为、生态协同支撑的转型格局。下一步将继续深化试点工作,强化政策集成,扩大标杆效应,完善生态支撑,精心项目培育,聚力打造城市试点工作的“县域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