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晚上21时,杜阮镇松岭村传来一阵欢呼和鼓掌声。在夜色笼罩下,刚刚完成沥青路面铺装的Y118乡道犹如一条崭新发亮的黑色缎带,由村口蜿蜒铺展至村内,将一幢幢民居连接起来,与路旁的鱼塘、绿树相映成趣,成为一道耀眼的乡村风景线。
杜阮镇松岭村Y118线乡道改造前后对比
“现在沥青路都修到了家门口,真是越来越方便了,这条路真是修到了我们心坎里!”在旁围观的松岭村村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感叹。
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委、江门市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快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拓展党员教育实境课堂,今年以来,市区公路事务中心党总支与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松岭村党总支组成结对共建小组,共同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党建共建活动。共建开展以来,双方不断加强沟通联系,积极主动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期间,市区公路事务中心党总支联络员了解到,Y118线松岭村委会至Y117平交口段水泥混凝土路面,全长411米,该段是松岭村内部交通要道,经历多年行车,目前路面出现了较多裂缝和破损,整体平整度较差,道路服务水平降低,极大影响村内正常生产活动,成为了沿线村民出行的“闹心事”。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在了解到结对村居民群众的呼声后,市区公路事务中心党总支迅速与市公路事务中心驻松岭村干部陈斌沟通联系,了解道路状况和村民出行诉求,以党建引领激活为民服务新动能,把农村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列入“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党建结对共建活动重点任务,依托驻村干部的专业知识优势、市区养护中心党员先锋工作室和“四新”试验工作组技术力量,将此次乡道升级改造工程作为公路“四新”技术实地研讨项目,一方面试验“四新”工艺和锤炼工程技术人员,另一方面助力乡村振兴,为贯彻百千万工程贡献公路力量。
工程开展前,市区公路事务中心党员技术骨干多次到松岭村进行走访调研,反复勘察,实地会商,科学制定实施方案,会同陈斌等村干部与供电、供水等业务部门及时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7月24日起,村内多了一群橙色的身影,有的举着卡尺在放线、有的开铣刨机在凿毛路面、有的指挥摊铺机在摊铺沥青混凝土、有的驾驶压路机在压实路面——Y118线农村道路“白改黑”升级改造工程正式动工,全长450米,改造路面约4000平方米。市区公路事务中心20多名技术骨干顶住烈日高温在施工现场往来穿梭,摊铺机、压路机等多台大型机械开足马力,以大干、快干、实干的工作姿态推动工程于7月26日21时顺利完成。
养护人员日夜奋战,争取改造工程尽早完工
本次路面维修工程是关系松岭村全体村民的惠民福祉,经过精心部署、数日奋战,达到了预期效果。一是路面改造全面到位,充分调查,不留死角,处治得当;二是路面改造兼顾安全,施工期间,除做好施工人员机械安全管理外,临近住户房屋安全、过往村民出入安全均在施工方案中进行全面考虑,通过调整施工机械搭配、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最大限度减小施工对村民的影响;三是路面改造锻炼队伍,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应用多向平板夯、沥青网裂贴等四新技术成果,在工程中检验业务技能水平。
杜阮松岭村委会为市区公路事务中心、驻村干部送上锦旗
聚民意解民忧,办实事暖民心。Y118线农村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是市区公路事务中心落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推动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一个缩影。下一步,市区公路事务中心将高擎“开路先锋”大旗,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注重实效”的原则,继续深化党建结对共建合作,通过共建平台、分享资源、交流经验等途径,进一步凝聚基层党建合力,以高标准推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落地落实。(文/市区公路事务中心 李妍、黄李??;图/市区公路事务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