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警官的那句‘阿伯您放心,哪怕只有一点蛛丝马迹,我们都一定查到底’的承诺,让我这老头子打心底感动?!苯?,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被送到了厅长信箱,字里行间充满了蔗农李阿伯对江门市公安局礼乐派出所民警尽职尽责,为其挽回约一万斤甘蔗损失的感谢之情。而这一切的故事,还要甘蔗上的一道裂痕说起......
万斤蔗损蔗农泪
近日,江海公安分局礼乐派出所接村民李阿伯求助称,自己种植约一万斤的甘蔗出现裂痕,怀疑是人为造成,请民警到场处理。
接警后,办案民警冒雨赶往现场进行调查。最初到达现场时,民警一眼看去,甘蔗田里的甘蔗生长态势良好,并没明显被破坏的痕迹,走近观察时,也只看见一道道细细的裂痕。此时,民警脑海中生出疑问“怎么确定是人为的呢?”。因为甘蔗种在地里的生长过程中,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在水分充足的时候受到刮风、下雨等温差大的情况下都会出现开裂的现象,加之农田地方偏僻,荒无人烟,现场无直接线索判断有人故意损坏,侦查难度较大。甘蔗是李阿伯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眼看快能收割却不料遭此“横祸”。李阿伯脸上满是着急与无奈,对民警说到“我这把老骨头蹲在地头上急得几宿都没合眼?!?/span>
裂痕“开口”辨人祸
民警反复查看这些甘蔗,总觉得这些裂痕有不合理的地方,立即对现场展开调查分析,终于总结出疑点所在:一是甘蔗裂痕存有连续性,如一根甘蔗连续三节出现的裂痕方向皆一致,未免过于巧合;二是大部分裂痕出现的位置高度相似;三是与自然开裂有明显不同,甘蔗的裂痕中都有若隐若现的受力点痕迹,并在受力点附近出现细微的纤维扭曲。
在附近多位蔗农的协助下,民警开展初步的侦查实验,通过人为制造开裂痕迹与自然开裂痕迹相比较,判断出甘蔗被人故意损坏的可能性更大,并根据裂痕的高度推测出嫌疑人的大致身高信息。关键信息锁疑踪民警结合现场特殊的环境情况,对案发蔗田划分区域展开地毯式排查,搜寻蛛丝马迹,最终找到了关键证据。为了进一步筛查出嫌疑人,民警多次下田走访附近农户并对现场展开调查。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附近的农户口中得知,在前两天早上,有人开着一辆男装摩托车进入到李阿伯的甘蔗田里,并在里面待了一段时间。得知这个消息后,民警立刻开始深挖附近农户提供的这条线索,并初步锁定了嫌疑人谭某。
民警立即与李阿伯联系,询问其最近是否有与谭某发生矛盾。李阿伯表示,两人之间并无矛盾,不过谭某也是种植甘蔗农户,在事发前几天谭某曾询问自己能否将甘蔗卖给他。鉴于自己的甘蔗已经被人订购,所以拒绝了。由于当时附近没有目击证人,知情的农户也仅知道有人进入李阿伯的蔗田,无法对人员进行辨认。民警无法最终确定是否是谭某损坏了李阿伯的甘蔗。
以理服人促认错
“确定了,就是谭某损坏了李阿伯的甘蔗!”抱着不放弃任何一丝机会的念头,民警加班加点对案件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证据材料研究再研究,抽丝剥茧终于找到了有力线索。掌握充分证据、梳理清晰案情脉络后,民警立即对谭某进行侦查研判,并将其成功抓获。在强有力的证据和民警的耐心思想教育下,最终,谭某承认损坏李阿伯甘蔗的事实。他还表示希望自己可以争取李阿伯的原谅并赔偿相关损失。
枫桥解结续乡情
本着“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理念,民警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迅速组织李阿伯与谭某调解协商。在双方的交流中,民警得知原来两人是三十几年的老朋友。因为谭某觉得李阿伯种的甘蔗品质较好,加之李阿伯之前都是将甘蔗卖给自己的,这次将甘蔗卖给了他人,所以心生不满,一时冲动做出损坏甘蔗的行为。民警从法律法规、人情事理等多方面为双方调解,最终两人达成调解协议,谭某以140元一担的价格收购李阿伯地里4万斤甘蔗其中包括了1万斤被损坏的甘蔗。双方对处理结果均表示满意。
“警察同志办案真系掂过碌蔗??!”当事情结束后,李阿伯将一面印有“不忘为民初心 礼乐派出所掂过碌蔗”的锦旗送到了江门市公安局礼乐派出所。